
刘范利,2022年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获艺术学博士学位,现为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讲师。主要研究方向为:中国古代雕公共雕塑。先后在国内重要期刊发表文章及作品,多次参加国内外艺术展览并获奖,并多次指导学生获奖。主要担任雕塑系专业课《壁雕创作》《解剖人体》《材料与观念》《抽象雕塑》《浮雕》《肖像雕塑》等课程。教学过程中,强化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主张,并发扬传统雕塑艺人口传心授、身体力行的承艺传统,结合现代学科体系下科学的教学方式,因材施教,注重发掘学生潜质并充分调动其积极性,激发学生创作过程中的感性思维和学理思考。
展览:
2021年《因水得仙》 第九届“茶镜”国际茶文化交流作品展 线上
2017年《印象·月牙》《新丝路·西安国际港务区公共艺术展》陕西西安国际港务区
2016年 PLF德中艺术与设计主题联展 德国莱茵美术馆
2016年 “形而上的日常”六位当代女性艺术家群展 北京繁星美术馆
2016年《菩萨躯干》 首届云岗国际佛教雕塑艺术大展 大同和阳美术馆
2016年 第三届“798艺葩” 中国北京798艺术工厂
2016年 首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年度大展 青岛国际博览中心
2015年 第二届“798艺葩” 中国北京798艺术工厂
2015年 冬日·塑心—美院雕塑作品展 中国北京五道口华联
论文:
2022年 董书兵、刘范利:《以“荒野”为视角:董书兵的公共雕塑实践》《美术观察》
2022年 刘范利:《水居仙使——中国古代人鱼图像的类型探讨》《艺术研究》
2022年 刘范利:《“荒野艺术计划”系列作品<风语者>》《艺术大观》
2019年 刘范利:《雕塑当下、关照古今》,载自:《大地之子-董书兵作品》长春:吉林美术出版社
2019年 刘范利、常伟:《大型公共艺术<无界>——戈壁上的“海市蜃楼》《雕塑》
作品发表:
2020年 《因水得仙》《编辑之友》,青铜雕塑,彩版6 (中文核心期刊, CSSCI源刊)
2020年 《魔镜》《编辑之友》,青铜雕塑,彩版6 (中文核心期刊, CSSCI源刊)
国际会议:
2021年 刘范利:《基于麦积山雕塑艺术文创产品的设计实践》主题发言 麦积山国际雕塑论坛
获奖:
2023年 《东方人鱼系列——因水得仙》 香港当代艺术奖 银奖
2023年 第十六届全国高等教育美育教研与教学成果展 教学成果二等奖
2022年 博士论文《霍去病墓石刻艺术研究》第十四届王子云艺术奖 优秀奖
收藏:
2017年《印象·月牙》《新丝路·西安国际港务区公共艺术展》陕西西安国际港务区
指导学生获奖:
2023年/ 姚佳艺《鹿王本生》、丛正《咖啡馆》、何佳怡《盛放》、刘诗婷《硝烟》、黄雯茜《轻与重》/第十六届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成果展 /一等奖
2023年/ 张新元《草原之歌》、韩翼《亿万生灵之上》、朱腾《缚》、黄雯茜《混乱与秩序》、张延玺《孕育》、陈诗凡《无声》、钟国豪《跃》、沈斐《女孩》/第十六届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成果展/ 二等奖
研究方向:
中国古代雕塑
公共雕塑

《东方人系列—姣》 72×22×24厘米 青铜 2017年

《白衣素女》 37×54×38厘米 青铜 2015年

《东方人鱼系列-鱼妇》 青铜28×34×20厘米 2013年

《因水得仙》 45×25×35厘米 青铜 2019年